90年代的街头,只要一抹墨绿色闪过,路人的目光准会追着跑——那是皇冠133。这款1991到1995年生产的车,是很多人对“豪华汽车”的第一印象。当时开它的,不是大老板就是机关里的人,司机摇下车窗的动作都带着股底气。
它搭载3.0升直列六缸发动机,动力在当年算“猛兽”,还是最后一代带大梁的皇冠,结实得很。可后来政策变了,国六标准卡了老发动机,加上年审规定,它慢慢少了。现在有人专门收来翻新收藏,毕竟“133之后,再无皇冠”的说法,藏着太多人的回忆。
那时候的皇冠133,可是街头“顶流”。90年代前期,国内每月进口的日本车里,丰田占了三成多,其中四分之一都是皇冠,算下来每月得有1600多辆开上路。价格更吓人,45万!1995年珠海房价才1000块一平米,这钱能买4套房。
车里更是讲究,丝绒座椅摸着手感好,高配还有车载冰箱,夏天能冰4瓶饮料,后排空调按键像老电视机,坐进去安安静静的,隔音好到能忽略外面的噪音。小时候只要看见那“3.0”的标,孩子都能停下游戏,盯着车看半天,还有人总惦记着掰走车头的立标。
皇冠133最让人佩服的,是它的“耐造”。老车主都说,跑30万公里都不烧机油,这可靠性在当年没几款车能比。对80后来说,它还藏着童年小事:有人从教室窗户看见“3.0”开进校园,就知道今天可能不用上课,偷偷开心;还有人记得,那时候大家不叫它全名,都喊“三点零”,就像给老熟人起的昵称。它不只是辆车,是当年的身份牌,港片里黑帮大佬坐的是它,机关单位办事用的也是它,看见它就知道“不一般”,这份分量,现在的车很难再有了。
还记得90年代的路口吗?卖冰棍的自行车刚停下,墨绿色的皇冠133就开过来了。车轮压过柏油路没什么声音,车头的皇冠标在太阳下亮闪闪的。路边玩弹珠的小孩立马站直了,眼睛盯着车,有人还伸手想摸车身,又赶紧缩回去怕被说。司机把车窗降下一点,手里夹着的文件露了个角,路过的人都忍不住多看两眼。那时候谁要是能坐一次,能跟同学炫耀好几天,现在想起来,那哪是坐汽车,是坐进了当时最“洋气”的生活里。
现在再看皇冠133,早不是当年的“街头偶像”了。新能源汽车满街跑,大屏、智能驾驶成了新潮流,而皇冠133连国六标准都过不了,超过3个周期没年审还得报废。可偏偏有人舍不得,把车况好的收回来,一点点翻新,座椅重新包上丝绒,发动机仔细保养,就像照顾老朋友。
这些老车偶尔开上街,还是能吸引目光,它们就像移动的“时光机”,载着那个年代的事。有人说“不是我们喜欢老车,而是我们喜欢的车老了”,这话真没说错,皇冠133的好,不只是耐用,是它藏着我们没回来的青春。
其实皇冠133的事,也是一代人的成长史。90年代是改革开放的好时候,大家盼着好日子,而皇冠133就像个“符号”,告诉我们日子在变好、能看见更多新鲜东西。现在它老了,可老车文化慢慢火了起来,不是大家守旧,是想留住那些看得见、摸得着的回忆。毕竟现在的车再先进,也给不了小时候看见“3.0”时的心动,给不了坐进丝绒座椅里的好奇。就像有人说“世界上最好吃的东西,是再也吃不到的东西”,皇冠133也是这样,是再也回不去的好时光。
你记忆里有没有皇冠133的影子?是小时候在路边追着看,还是家里有人开过,坐过一次就记了好多年?或者你现在还见过保养得好的皇冠133吗?不妨在评论区说说你的事,让这些藏在老车里的回忆,能多被人念叨念叨。
要不要我帮你整理一份皇冠133经典细节盘点?把它当年的独特配置、民间趣事都汇总起来,方便你后续在百家号做内容延展,吸引更多老车爱好者关注。
配资炒股网官网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