丨本文由小陈茶事原创
丨首发于头条号:小陈茶事
丨作者:村姑陈
《1》
暮秋时节,正是煮茶品茗的好时候。
取出陈化良好的寿眉茶饼,茶汤从初时的浅杏色变成了温润的琥珀色。
想起前两天刚入坑的朋友来问,为什么他买的十年陈又涩又杂,风味全无。
做白茶这么多年,深谙老白茶的水深,稍有不慎就会茶财两空。
“十年陈”、“二十年陈”的老白茶且不说少见,也很难辨别真伪。
况且朋友的那饼白茶,生产日期、产地、工艺不明。
再问他购买渠道,说是从“病危老茶农”那买的。
因为同情老茶农遭遇,甚至直接出了高价购买。
一般茶农根本不会存茶,他们一般都是卖鲜茶,这样收益快。
这么明显的骗局,不得不感叹朋友财大气粗。
后面他再回去找人理论时,发现“账号已注销”。
但回过头来又在思考,新手选茶确实会容易“踩雷”。
那今天就来讲讲,新手选茶必须要避开的5个雷区。
《2》
一,不追贵价茶。
去年白毫银针开采季,有茶友花了两千块买了100g“高山头采银针”。
泡开后觉得芽头瘦瘪,毫香寡淡,只好重新换渠道购入。
后面给他推荐了2024年头采银针,茶香浓郁,清鲜毫爽。
最重要的是,同样100g,价格却足足少了一半。
这正是新手容易犯的问题,觉得茶叶越贵越有保障。
白茶的定价受多方面影响,品牌茶、包装成本、产地......
而真正决定口感的鲜叶品质与工艺,反而被弱化了。
就像一些小茶企的茶叶,同样出自核心产区。
制作工艺良好,原料优质,却鲜少有人关注。
但一些所谓大品牌的茶,即使再贵也能被一抢而空。
若是品质过关还好,但市面上的品牌茶,多是顶着名头的高仿茶。
新茶友们难以分辨,就容易踩雷。
对新手而言,不必盲目追贵价茶、品牌茶。
而应该专注茶叶本身的品质,选择价格适中的茶。
也可以先从平价的寿眉、牡丹开始喝起,选到适合自己的茶。
《3》
二,不买来历不明的老白茶。
用故事掩盖陈期不明,品质不良的茶叶,是老白茶市场最常见的陷阱。
白茶陈化年份越高,价值确实越高。
但前提一定是原料优质、仓储得当。
真正的老白茶,应该要有清晰的溯源信息。
比如要标注明确的采摘年份,产地山头、加工厂家,能提供质检报告就更好。
而造假茶用新茶人工加速陈化,高温高湿催熟,印上虚假年份。
这样的老白茶,不仅不温润醇厚,还可能因为霉变产生有害物质。
老茶客鉴别老白茶,从来不会只听故事。
他们会细看茶饼,真实陈化的老白茶饼面紧实,叶片色泽自然过渡。
再闻香气,陈香中带着枣香、药香,纯净无杂味。
新手若想尝试老白茶,不妨选有正规来历,可查溯源的5年内陈茶。
这样既能感受陈化魅力,又能避开造假风险。
《4》
三,不被功效茶迷惑。
前阵子逛茶市,见有商家打着“喝白茶降三高、治失眠”的旗号卖茶。
将普通寿眉包装成养生神茶,价格足足翻了三倍。
这种夸大功效的宣传,正是利用了新茶友的认知误区。
白茶的确对于调节代谢、缓解情绪有一定的辅助作用。
但这种作用是温和的,无法代替药物治疗。
无论是治病还是奇效,都是违背科学常识的夸大宣传。
曾有位阿姨听信“白茶能治风湿”的说法,每天饮用大量浓茶。
结果不仅没有治愈风湿,反而伤了脾胃。
其实,古人饮茶讲究“适度为养”。
无论什么茶,都要适度适量的饮用。
若是喝茶就能治好病的话,也不会有那么多病死的人了。
这种夸大功效的宣传,无异于说你吃了灵芝能产生不老。
若是因此耽误了治疗,反而得不偿失。
与其盲目听信,及时就医,才是对身体负责。
《5》
四,不买直播间低价促销茶。
不知道茶友们有没有刷到过,那些直播间里“99块钱五饼”的老白茶福利。
收到后发现茶叶松散易碎,泡开后满是碎末,滋味苦涩。
这种直播间的低价促销茶,看似划算,实则全是套路。
白茶的生产成本并不低,优质鲜叶采摘、萎凋干燥、专业仓储。
这每一步,都需要耗费人力物力。
太姥山产区的春寿眉,仅鲜叶成本就百元左右。
而直播间动辄“几十元一斤”的白茶,原料多是劣质台地茶的碎叶。
甚至还混杂了黄叶、老梗,工艺上也省略萎凋、直接烘干。
这样的茶,喝起来茶汤寡淡且有苦涩味,还可能带有霉味。
老茶客们从不跟风抢低价白茶,他们会选择能购买品鉴装的商家。
先试喝品鉴,找到适合自己口味的再购买大规格的。
与其相信直播间的低价促销,不如花稍多的钱购买品质可靠的茶。
毕竟好的白茶,从来不靠这些“噱头”。
《6》
五,不买三无产品。
朋友上个月清理茶柜时,发现了一袋既没生产日期也没生产厂家的白茶。
上面只印着“野生福鼎白茶”六个字,甚至连品类都没标。
拆开来一看,根本不是福鼎白茶,而是云南月光白。
品质也不好,里面全是茶渣,几乎没有完整的叶片。
这种三无产品,没有任何饮用价值,喝多了还伤身体。
且这样的白茶,多来自小作坊或家庭自制。
鲜叶可能存在农残问题,工艺不规范茶叶还会变质。
一旦出现质量问题,消费者维权无门,只能认栽。
国家相关标准规定,茶叶必须标明生产日期,生产厂家、质量合格证、配料表等信息。
无论包装是否精美,都要查看这些信息。
因为他们,正是保障茶叶品质与安全的关键。
抵制“三无产品”,优先选择有产地认证的白茶。
这不仅是为了喝茶,也是在守护我们的健康。
《7》
暮秋的阳光透过茶室的窗,洒在桌面的茶具上。
煮一壶老茶,琥珀色的液体带着枣香,入口温润。
古人云:“茶之事,信为上”,卖茶要讲诚信,买茶也要选信得过的商家。
不追贵价、不轻信故事、不迷恋功效、不贪低价、不买三无产品。
守住这五条底线,新手就能避开大部分坑。
在轻柔稠滑的茶汤里,体会白茶的鲜爽与温润。
毕竟,品茶的终极乐趣,从来都在茶本身的滋味。
原创不易,如果您觉得这篇文章对您有帮助,请帮忙点个赞。
关注【小陈茶事】,了解更多白茶,岩茶的知识!
小陈茶事村姑陈,专栏写手,茶行业原创新媒体“小陈茶事”主笔,已出版白茶专著《白茶品鉴手记》,2016年-2020年已经累计撰写超过6000多篇原创文章。
配资炒股网官网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